为何当L老牌2混酣,战正悄悄开始发力
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L2项目越是扎堆出现,我反而越看好那些老牌L1的潜力。记得上一轮牛市时,非以太坊L1就像一群跟风者,大家都在忙着复制粘贴Aave和Uniswap V2的模式,靠流动性挖矿来吸引那些追涨杀跌的投机客。那时候的市场,创新?不存在的。 最讽刺的是,就连NEAR、Polkadot这些非EVM链,都争先恐后地推出EVM侧链。Aurora、Moonbeam、Kava...这些名字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了?还有更惨的,EOS EVM和Solana的Neon直接错过了这班车。它们唯一的卖点是什么?就是比以太坊便宜点、快一点、品牌响一点、挖矿收益高一点。多么可悲的差异化竞争。 但市场终究是理性的。随着熊市来临,那些靠补贴维系的TVL很快就现出原形,资金纷纷回流到更安全的以太坊怀抱。更要命的是,Optimism、Arbitrum这些L2新贵横空出世,不仅解决了扩容问题,还玩起了空投预期这种"撒钱引流"的把戏,一时间用户趋之若鹜。 不过老牌L1们可没闲着,它们正在悄悄进化。比如Avalanche,现在专注于资产代币化这个细分市场;Polygon则另辟蹊径,把自己定位成"L2的孵化器";NEAR在搞什么"链抽象"技术,听起来就很高级;Solana依然是那个"速度狂魔",坚持走自己的单链扩容路线。 最让我惊讶的是BNB Chain,它推出的opBNB L2其实是个烟雾弹,真正的大招是BNB Greenfield这个数据金融平台。在AI大热的当下,它居然想到了用区块链来做隐私保护的LLM训练,这个脑洞我给满分。 说实话,现在很多L2就像当年的山寨L1一样,除了分叉和补贴,想不出什么新花样。看看ARB那个饱受诟病的质押方案就知道,它们的代币经济模型有多糟糕。反观那些老牌L1,经过一轮洗牌后,反而沉淀出了更有价值的东西。 最近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,那些老牌公链代币都在默默上涨。如果你还在观望,不妨去挖掘那些还没启动的潜力项目。记住,在加密世界,有时候"老酒"反而更香。至于具体怎么选?关注我,下期我会带来更详细的赛道分析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股融合新篇章: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
- RSS3AI:撬动区块链数据价值的信息管家
- 卡尔达诺(ADA)蓄势待发:一场即将上演的逆袭好戏?
- SEI代币疯狂上涨:35%单日涨幅背后的故事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
- 别急着下车!这场加密盛宴才刚开始
- 加密货币的血泪史:那些让人彻夜难眠的黑暗时刻
- 新掌门人上任首日:币安将如何书写新篇章?
- 8月27日关键数据来袭:币圈老手教你如何应对市场变局
- 早盘观察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微妙博弈
- 这位新加坡金融老将凭什么接棒赵长鹏?Richard Teng的逆袭之路
- Web3如何助力乡村振兴?IOST日本研讨会即将给出答案
- 美股狂欢背后:谁在为高价买单?
- 当区块链遇上教育:一场正在发生的革命
- 一文读懂跨链桥设计的门道
- 市场迎来关键节点:小非农数据与月线收官的双重考验
- 美联储深陷亏损泥潭,加密货币的春天要来了?
- 重新认识比特币铭文:一场区块链的数字文艺复兴
- 西安这场金融盛会不简单:政府搭台,资本唱戏,共绘发展新蓝图
- 香港律政司副司长解析加密货币法律迷局:跨境纠纷如何化解?
- 搜索
-